•          樹枝狀聚苯乙炔(Phenylacetylene Dendrimer,PAD)是一種帶有多個發色團的支化大分子,在光照激發之后各個聚合單元之間能夠迅速而有效地傳遞能量。傳統的理論認為間位連接的苯乙炔單元會阻塞電子態的離域,因此PAD的能量傳遞將被局限在樹枝狀分子的分枝上。

           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Martinez和Bardeen等人認為這種理論僅僅考慮了基態分子的電子結構,而對于激發態的PAD來說,情況可能會有很大差異。為此他們采用CASSCF和CASPT2等方法對PAD分子進行研究,結果表明,盡管PAD各單元之間在處于基態時耦合作用非常微弱,但是在處于激發態時由于構型的變化耦合作用將會大幅度增強。在此基礎上,Martinez和Bardeen等人對傳統的Forster能量傳遞模型提出了修正建議。

     

    圖1、三乙炔基苯處于激發態時的最優構型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圖2、PAD單元的激發、馳豫和發射示意圖

     

    圖3、苯乙炔單元在吸收、發射狀態的鍵長和躍遷偶極矩

     

    Ref:  K. M. Gaab; A. L. Thompson; J. J. Xu; T. J. Martinez; C. J. Bardeen, J. Am. Chem. Soc., 2003, 125, 9288-9289.

     

    使用軟件:Molpro

     

  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